当前位置:首页 > 节气

冬至有什么寓意

时间:2020-12-07 15:34:36 来源:微闻网 作者:茶茶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一般冬至节气时就已经是深冬了,所以天气也是比较寒冷的,而冬至的寓意对老百姓来说也非常重要,接下来大家就和微闻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冬至有什么寓意,冬至有什么讲究。

冬至有什么寓意

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时,太阳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冬至有什么讲究

冬至可谓是养生的重要时机,主要是由于“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之后,调整饮食作息也至关重要,冬季干燥寒冷,极易上火,饮食需要“增酸减辛”,多摄入水分;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为了避免上火,饮食宜少量多餐,注意“三多三少”,也就是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而且糖类、脂肪、盐少;还要注意避免加重燥气,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

冬至的饮食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

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曲阜、邹城、临沂周边地区,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

冬至一般在公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例如北方人在冬至时吃饺子,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冬至是代表以后冷了吗

不一定

冬至节气处于深冬的时候,天气确实很冷,但却并不是最冷的一天,不过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之后白天会慢慢变长,但是气温也会越来越冷,直到春天来临。

我国的大部分地方在冬至这一天确实会很冷,因为冬至处在三九天当中,不过冬至也并不是最冷的一天,其实每年最冷的一天并不都是固定的。冬至的这一天,虽然北半球的日照最少,但是还不是最冷的那一天。冬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俗话讲“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就是三九天应该是最冷的,但这也与立春的早晚有关系。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答案不确定的问题,哪天最冷是不确定的,但肯定是在冬天。

冬至只是一个反应气候变化的节气,并不能准确的指示出温度状况,所以并不能准确的说出一年中最冷的是哪一天。作为数九的第一天,冬至其实并不是最冷的时候,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日虽然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多,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9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taopano06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