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兰州布菌抗体阳性事件追踪

时间:2020-12-03 13:49:52 来源:微闻网 作者:肖肖

12月3日,兰州布病感染事件有了新的动态,据报道兰州市政府公布了兰州布菌抗体阳性事件追踪,事件截至11月30日,当地累计检测79357人次,抗体阳性人员超万人,甘肃省卫健委也发表声明称对抗体阳患者免费诊疗,那么兰州布菌抗体阳性事件追踪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和微闻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兰州布菌抗体阳性事件追踪

12月3日上午,兰州市政府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兰州兽研所布菌抗体阳性事件善后处置工作。

截至11月30日,当地累计检测79357人次,重复检测10786人次,实际检测68571人,经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认,抗体阳性人员10528人。为确保群众“应检尽检”,兰州市将盐场路街道从业人员和暂住人员,及特定时间段在盐场路街道区域短暂从业或者居住过的人员,也纳入检测范围,因此检测人数有较大增长。

按照“应治尽治、对症治疗”原则,科学规范开展免费治疗。兰大一院、省二院、市肺科医院、市二院等4家定点治疗医院“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资源”,组建专家团队设立专门诊疗室,为抗体阳性人员提供专业、优质的诊疗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受治疗1604人,其中门诊治疗1566人,住院诊疗38人,当前有2人正住院治疗。

根据补偿赔偿工作进展情况和群众反映的后续治疗保障顾虑,11月24日,兰州市对赔偿赔偿协议进行细化并增设补充协议,明确了兰州生物药厂为事件直接责任方,承诺后续出现相关症状的,做到应治尽治、免费治疗、终身负责。从实际情况来看,群众对新修订的补偿赔偿协议普遍比较认可,满意度较高,签约人数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到12月2日,已有3244人签订补偿赔偿协议。

相关人士表示,兰州下一步将督促兰州生物药厂足额保障后续善后处置和补偿赔偿费用,并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出城入园。

检:截至11月30日 实际检测68571人 抗体阳性人员超万人

根据有关方案要求,兰州市要在11月30日前完成检测工作,截至11月30日,兰州市已累计检测79357人次,重复检测10786人次,实际检测68571人,经甘肃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认,抗体滴度1∶100++及以上的阳性人员8448人,7月17日后抗体滴度1∶50++及以上、1∶100++以下的阳性人员2080人。

在此前 11月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兰州市对外公布的检测人数为55725人,这次(12月3日)公布的检测人数之所以增长,是因为在原来检测的基础上,兰州市将盐场路街道从业人员和暂住人员,及特定时间段在盐场路街道区域短暂从业或居住过的人员,也纳入检测范围,因此检测人数有较大增长。

据介绍,11月30日后,对因外地工作等特殊原因未及时检测的群众,可持盐场路街道社区开具的居住或从业证明,继续在4家定点检查治疗医疗机构(兰大一院、甘肃省二院、兰州市肺科医院、兰州市二院)进行补检。

治:应治尽治 免费诊疗 目前有2人住院治疗

11月12日,甘肃省卫健委印发检查诊疗方案,确定4家定点治疗医院,组建专家团队,每家定点医院设立4个以上专门诊疗室,为抗体阳性人员提供诊疗服务,对诊断中的个案和特殊人群,实行“一人一方案”。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受治疗1604人,其中门诊治疗1566人、住院治疗38人,当前有2人住院治疗。

偿:出台补充协议 累计补偿达到3244人

11月下旬,兰州市与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制定了《〈盐场路街道部分涉及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人员补偿赔偿协议书〉补充协议》。补充协议明确了兰州生物药厂为事件直接责任方,承诺后续出现相关症状的,做到应治尽治、免费治疗、终身负责。兰州生物药厂负责承担诊疗费用和误工费、交通费;住院治疗的,还应承担住院及伙食补助费、护理费、营养费。本次事件受影响者今后出现健康损害,经市级以上卫健部门组织专家(本次事件抗体阳性者诊疗专家组名册成员)鉴定为损害后果与本次抗体阳性事件存在因果关系的,兰州生物药厂根据《补偿赔偿方案》的规定并结合鉴定结论重新核定补偿赔偿数额。同时,兰州生物药厂设立资金专户,保证补偿赔偿及诊疗等相关费用资金足额到位,并接受善后落实组兰州市城关区的监管,专款专用。

新修订的补偿赔偿协议出台后,11月28日至12月2日,连续五天有280人、311人、430人、656人、1028人得到了补偿,累计补偿达到3244人。

兰州布病事件感染者增至6620人

过去一个多月里,兰州生物药厂布鲁氏菌泄漏事故确认的阳性感染者数量翻了一倍,中牧股份11月5日将预计补偿金额从35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后续随感染人数增加或将继续上调

11月5日下午,兰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截至11月5日,已对55725人进行了检测,检测人数覆盖盐场路街道区域居民的97.5%,经甘肃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认的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人员6620人。

兰州生物药厂布鲁氏菌泄漏事故后续新发现的感染者大增。11月5日下午,兰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截至11月5日,已对55725人进行了检测,检测人数覆盖盐场路街道区域居民的97.5%,经甘肃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认的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人员6620人。这比此前9月兰州市卫健委通报的布菌抗体阳性人员3245人增加了一倍有余。

随着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事故肇事责任方兰州生物药厂的母公司中牧股份( 600195.SH )公告的补偿金也不断上调。中牧股份11月5日公告称,按照新公布的阳性人员 6620 人计算,预计补偿费用将在之前预估的3500 万元的基础上增加约 1500 万元左右,同时公司将按要求设置专项基金,用于后续检测、诊疗等处置费用的资金保障。

中牧股份内部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后续如果阳性人员继续增加,公司不排除继续上调补偿金的可能。目前,补偿金的发放没有时间表,具体补偿方案及时间计划由当地政府制定,公司没有决定权。

2019年12月初,与兰州生物药厂相距不足500米的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相继有学生检测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官方随即展开调查,并于2019年12月26日发布了调查结果: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兰州生物药厂在兽用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剂,致使生产发酵罐废气排放灭菌不彻底,携带含菌发酵液的废气形成含菌气溶胶,生产时段该区域主风向为东南风,导致位于下风向的兰州兽研所人体吸入或黏膜接触产生抗体阳性。此次事故的“罪魁祸首”兰州生物药厂,是央企上市企业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也是国家农业农村部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定点生产企业,它地处兰州市城关区盐场北路,附近方圆一公里内有十余个小区。

今年9月14日出版的《财新周刊》刊登封面报道《兰州病人》,披露兰州生物药厂发生的布菌泄漏事故不仅祸及中国农科院兰州兽研所,更导致周边兰州市城关区盐场堡社区超过3000居民感染,其中多人有典型布病表现但未获确诊,而官方自2019年12月26日公布最先发现人员感染的兰州兽研所及兰州大学共有203名学生、教职员工抗体检测阳性后,再未发布新的感染人数,也未披露是否有布鲁氏病确诊病例,亦未有人为这起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故承担法律责任。报道发表后引起舆论关注,9月15日,兰州市卫健委发布通报,承认截止9月14日,共发现该次泄漏事故造成3245人布菌抗体阳性,承诺认真落实补偿赔偿,表示补偿赔偿工作于10月份分批次开展。

10月2日以后,兰州市属地善后处置工作组向兰州生物药厂周边盐场路街道的感染者发放补偿赔偿方案文件及复查结果,显示兰州生物药厂布菌泄漏事故感染者将会被分为四类,分别对应不同的补偿赔偿标准。按照方案,第一类为2020年7月16日前试管凝集试验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再次复检为阴性的人员;第二类为2020年7月16日前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再次复检仍为阳性或2020年7月16日后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但评估结果均为无健康损害或无相关性的人员;第三类为2020年7月16日前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再次复检仍为阳性或2020年7月16日后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并且评估结果均为不良反应的人员;第四类为2020年7月16日前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再次复检仍为阳性或2020年7月16日后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并且评估结果均为不良反应,且由其造成残疾、死亡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人员。

兰州布病事件8名责任人被处理

兰州市兽研所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属地善后处置工作新闻发布会今天下午四点在兰州市召开。兰州市人民政府和兰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司法局、城关区人民政府等多部门就该事件发布相关处置工作进展。

据了解,经过调查认定,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兽用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剂,致使生产发酵罐废气排放灭菌不彻底,携带含菌发酵液的废气形成含菌气溶胶,生产时段该区域主风向为东南风,兰州兽研所处在中牧兰州生物药厂的下风向,人体吸入或粘膜接触产生抗体阳性,造成兰州兽研所发生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此次事件是一次意外的偶发事件,是短时间内出现的一次暴露。2019年12月7日,兰州生物药厂关停了布鲁氏菌病疫苗生产车间,2020年10月8日,拆除了该生产车间,并完成了环境消杀和抽样检测,经国家和省级疾控机构对兰州生物药厂周边环境持续抽样检测,未检出布鲁氏菌。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已对55725人进行了检测,检测人数已达到盐场路街道区域的97.5%,省级复核确认阳性人员6620人。

兰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介绍,兰州市为自述出现症状的抗体阳性人员开设绿色通道和专门诊室,提供免费规范化治疗,截止11月4日,兰州市11家定点医院累计诊疗126人。针对有群众在兰州本地医院检测为阳性,但在外地医院诊断为布病的情况,兰州市卫健委建议相关群众前往兰州市肺科医院就诊完善有关检查资料,由兰州市肺科医院依据甘肃省处置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健康评估方案》,将相关资料上报甘肃省级健康评估专家组进行评估。

兰州市农业农村局在发布会上表示,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对8名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给予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厂长党内警告处分和行政警告处分,给予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和撤销副厂长职务处分,给予负责质量保证的厂长助理和布病疫苗生产车间两名负责人党纪处分和行政撤职处分,给予负责生产技术的厂长助理和物流中心负责人党纪政纪处分,给予库管员调离工作岗位处分。目前,第一批补偿赔偿资金1000万元已于9月24日拨付到专门账户,用于开展监测诊疗和补偿赔偿工作,中牧兰州生物药厂承诺,根据赔付进度,及时足额保障后续补偿赔偿所需资金。

兰州市副市长韦青祥介绍,兰州市下一步将继续规范做好群众免费检测工作,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对抗体阳性并导致不良反应的人员,进行免费、规范治疗,做到长期健康随访、终身负责。按照群众健康评估结果,依法依规做好补偿赔偿工作,确保补偿赔偿工作科学合法、群众满意。同时,督促兰州生物药厂进一步加快整厂搬迁和出城入园工作进度,从源头上消除隐患。

布鲁菌病是什么?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也称为马耳他热或地中海热,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一种引起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

一般情况下潜伏期1~3周,平均为2周。个别病例潜伏期长达1年之久。可引起包括头痛,肌肉疼痛,发烧和疲劳的症状,主要侵害动物的淋巴系统和生殖系统,严重者影响生育与体力劳动乃至残疾,甚至死亡。自1887年(Bruce)首次从因布病死亡士兵脾中分到布鲁氏菌迄今已百余年。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已将其规定为乙类传染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概率极低。

该疾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牛、羊、猪,人类常常因接触到动物组织或食用生乳制品而感染。布病传播途径主要由病畜流产物、乳汁排菌污染环境,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以及损伤的皮肤、粘膜等感染。

宿主感染后,侵袭性布鲁氏菌在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内复制,并在该细胞内保留了一段较长的时间。怀孕后,细菌侵入滋养细胞和乳腺。在这些部位,细菌大量复制,引起流产并通过牛奶脱落(黑色箭头)。重度污染的胎盘和胎儿成为人类和其他动物宿主的主要感染源(蓝色箭头)。人类可以通过摄入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来获得细菌。

只要有足够的有机物质并且细菌能免受阳光的照射,布鲁氏菌最多可以存活数周。当暴露在阳光下时,布鲁氏菌生物稳定死亡(黑色箭头虚线)。乳制品的巴氏杀菌或发酵消除了布鲁氏菌生物和人类污染的风险(红色钝箭头)。野生动物(例如,右下角的野牛)的交叉污染可能会使细菌在野牛群中循环,进而导致持续传播。一般认为人类和其他动物(例如马)被是该细菌的流行终结,持续流行可能性极低。

据国家卫健委《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指出,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报告发生人畜布病疫情。上世纪50年代布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疫情严重地区人畜感染率达 50% 。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加大防控力度,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加,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部分地区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呈持续上升势头,严重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甘肃省是一个畜牧业大省,也是全国布病流行严重省份之一。1970-1972年全省流行病调查,感染率为1.35%,患病率为0.67%(47236例)。此间,甘肃布病发病率处于低流行状态。但2000年后,甘肃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局部地区人间布病呈暴发流行,流行范围已遍及全省14个市州。2012年后发病率迅增,2015年发病率为9.41/10万(2412例),达到了流行最高峰。2014年省兽医局开展重点地区畜间免疫工作后,人间布病发病稳中有降,2016年7.13/10万(1861例),2017年6.71/10万(1770),2018年6.03/10万(1584),截止2019年12月15日,全省报告1717例。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世界范围内也仍有少量布鲁氏菌病疫情爆发。2008年,波斯尼亚暴发的布鲁氏菌病疫情感染了约1000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taopano06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