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求职办信用卡大学生已终止合同

时间:2020-11-27 11:45:16 来源:微闻网 作者:肖肖

大学生求职是社会上永恒的话题,大学生求职被骗的事情也经常发生。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大学生刚毕业去求职,没想到被一家公司骗了9800元培训费,还被办理了两张信用卡,事后该学生才发现自己被骗,根据最新报道求职办信用卡大学生已终止合同,求职平台上也搜不到这家公司的任何信息。那么下面大家就和微闻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求职办信用卡大学生已终止合同,大学生求职有哪些陷阱~

求职办信用卡大学生已终止合同

近日,有媒体爆料称,大学刚毕业的小尚称,刚到一家船务公司应聘乘务员,公司称除了9800元培训费,不收任何费用。

后来却发现,他被办理了两张信用卡,刷走1.6万。小尚称,对方没提供收据发票,有笔钱的收款方是一家便利店,怀疑自己被骗。

根据最新报道,涉事公司与小尚签署了合同终止协议,退还了他培训费以外的1.4万,但不承认欠条。目前,小尚求职所用的平台已搜索不到该公司信息。

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作为大学生,具备基础的是非判断能力,为何明知对方侵犯自己权益却还是被牵着鼻子走;

第二:信用卡被办下来了,为何不是保管在自己手上,反而被公司盗刷;

第三:作为公司,有何理由凭何依据能要求求职者办理信用卡,哪条法律条款规定了可以这样做;

第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首先从劳动者角度入手,事件中小尚签订了这样的劳动合同,归根结底就是想找份工作有份收入。办两张信用卡就可以入职,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大不了不刷后期注销。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公司如此无耻,不仅盗刷,还反被写下8千多的欠条。

反观公司角度,从既定事实着手,强制要求求职者办理信用卡才可入职,并且盗刷,另外还来一手写欠条的狂妄操作。签订的合同上金额都与实际不符,是打量着求职者无背景无后台无处可去啊!

《劳动合同法》中主要体现为限制性规定。(其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奉劝大家在求职过程中擦亮双眼,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求职有哪些陷阱

(一)、虚假广告陷阱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会上为了招到条件较好的毕业生,会夸大或隐瞒自己的某些情况。比如:在发布招聘信息时,往往故意扩大用人单位规模和岗位数量,进行虚假宣传;或者把招聘职位写得冠冕堂皇,不是“经理”就是“总监”,但实际上却只是“办事员”、“业务员”,根本没有广告上写的那么诱人。

(二)、色情陷阱

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招聘、面试等侵犯学生。有一些招聘广告上称招聘男女公关人员,月薪上千或上万,令一些涉世不深的毕业生调入陷阱。所谓“男女公关”实则是从事性服务;所谓“高薪”实则是从事性服务时客人所给的小费。面对这样的问题或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可随便谨罩含跳入这种陷阱。

(三)、传销陷阱

所谓传销,本是指生产企业不通过店铺销售,而由传销员将本企业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经营方式。

该经营方式受到国家的严令禁止。现在的传销者首选对象常常是急于挣钱的打工者特别是刚刚毕业的学生,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得到欲骗对象的电话后,便打着同乡、同学、亲戚等幌子,以帮忙找工作为由,以高薪为诱饵,因人而异,投其所好,骗求职者去进行非法传销活动。求职者一旦进入陷阱,便限制人身自由,被迫从事传销,要么交3000-4000元入门费,要么花3000-4000元购买传销产品作为入门条件。传销组织者还采取扣留身份证、控制通讯工具、监视等手段不让受骗者离开,强迫他们联系亲友前来,或者寄钱寄物从中牟利。

(四闷好)、协议陷阱

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就业择业过程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就业协议一经签订,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按照有关规定,就业协议不能代替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这样就可能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纠纷。常见的毕业生签就业协议过程中遇到的陷阱又分为以下几种:

1. 用人单位不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

2.用人单位不跟应聘者签订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不将承诺写入合同

4. 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霸王合同”

(五)、试用期陷阱

试用期,就是劳动关系的试验阶段,但决非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单方“试用”。我们这里所说的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了相互了解而选择、约定的考察期。

一般来说,单位用人有试用期是正常的,试用期的薪水一般都不高,等到转正之后,薪水会有较大幅度提高。很多公司为了使用廉价劳动力,抓住毕业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堂而皇之地打出试用期的牌子,看起来非常规范,待试用期一过,以种种理由告诉求职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就将其解聘了。这样的公司不断地炒人,毕业生永远不会成为正式员工。

(六)收费陷阱

当前,在就业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设立各种名目向毕业生收取各种不合理费用,如风险抵押金、违约金、培训费等。一些单位可能规模不大,薪水不高,但是开出了一些诱人的条件。比如说,在某大中城市工作,或者能解决这些大中城市的户口问题。希望留在大中城市工作的学生很容易被这样的条件迷惑。双方谈得差不多了,单位又表示,为了增加双方的信任,学生在工作之前必须交押金。等学生交完押金,工作一段时间后,单位的有关祥笑人员就表示,聘用之初说定的工作岗位要有些调整,可能把你派到偏僻地区或冷僻部门,而这些地方是学生肯定不愿意去的:单位算准了学生不愿意去,就说学生不服从单位安排,也是主动毁约放弃这个岗位,这样,学生交的押金自然收不回来。

(七)薪酬陷阱

所谓薪酬陷阱,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以优厚的待遇吸引前来求职的毕业生,等到其正式上班时,招聘时的承诺则以种种理由不予兑现;或是针对薪酬中的一些不确定收入,进行虚假或模糊的承诺,最终不能兑现;或者“缩水兑现”。

(八)智力陷阱

有些单位按程序假装对应聘毕业生进行面试,再进行笔试。在面试、笔试时,把本单位遇到的问题以考察的形式要求前来应聘者作答或设计,待毕业生利用专业优势完成其承担的项目后,再找出各种理由推辞,结果无一人被录用,用人单位却将应聘者的劳动果实据为己有,使毕业生陷入智力陷阱。

大学生求职注意哪些问题

一、把握“就业行情”

宏观分析当下的政策“行情”和社会需求的“行情”两个方面,要注意关注各地方政府吸引优秀人才和调控人才方向,掌握全面的就业优惠政策。

另外具体分析自己所在城市,所处的就业环境及用人需求,是找工作前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找准自己位置

俗话说得好,“一个萝卜一个坑”,选准适合自己的岗位才是关键。

有心的话,平时可以注意收集就业信息,进行筛选,取舍,从自身条件适合哪些行业和工作,也可以从发展前景、人才机构、需求情况等方面考虑。

三、学会“包装“自己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就业市场,仅靠学校的牌子和自身的实力是不够的,也需要有一定的“包装”,毕竟企业能否选择你,不仅仅是你的能力,还有你的性格、态度等。

不过包装也并不是让你不分场合的夸夸其谈,无中生有,而是根据需求方的需要有的放矢、扬长避短,让自己的优势和企业招聘要求契合起来。

四、抓住择业时机

一般来说,春节过后的3月和下半年10月份是求职的高峰季节。这段时间的可能因为老员工跳槽离职较多,岗位空缺现象突出,就业招聘信息也会多起来,招聘信息发布频繁,我们也有较充足的选择空间,可以从中选出更优质的就业岗位。

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一次面试失败不是气馁的理由,应该从中找到自己的薄弱点进行改进,一个错误不要犯两次,最终还是会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的。

最后,希望每一个学子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taopano06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