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吴尊友说新冠病毒在冬季会更严重

时间:2020-11-24 14:48:08 来源:微闻网 作者:茶茶

进入11月份以来,全国多地出现本土病例,这让大家纷纷担心冬季来临之后新冠病毒会再次爆发,11月24日,吴尊友说新冠病毒在冬季会更严重,吴尊友还表示,我们今年冬季面临着一次大考,接下来大家就和微闻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吴尊友说新冠病毒在冬季会更严重,冬季新冠病毒会不会再次爆发。

吴尊友说新冠病毒在冬季会更严重

吴尊友表示,从全球的疫情形势来看,进入初冬以后,尤其是11月后,全球每日报告病例数经常突破60万,多次创造纪录。这几天,国内多点出现零星病例,也提示我们新冠病毒在不停地“敲打”着国门。应该说,我们今年冬季面临着一次大考。

昨天,上海通报:上海9日确诊病例曾暴露于一航空集装器。吴尊友分析:此病例表面看是物传人,但航空集装器只是扮演了媒介的角色。之前有病人在劳动时带病上岗,在作业过程中污染了集装器。病毒浮在集装器上,通过航空运输在低温下到达国内,工作人员接触到污染的集装器后感染。

吴尊友:这几次疫情表面上是“物传人”

据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昨日通报,上海本轮疫情,可以聚焦在境外输入的航空集装器上。航空集装器可理解为货运飞机上的集装箱,封闭起来运输货物。

吴尊友介绍,最近几次疫情从表面上来看是“物传人”,但是没有离开呼吸道的传播方式、接触传播的方式。

之前的理解是握手、共同触摸了把手造成接触传播,实际通过污染了的冷链、污染了的集装箱,也可造成接触传播。

在境外,由于病人带病上岗,作业过程中污染了集装箱,病毒浮在集装箱上面。国内的工作人员接触了污染的集装箱,造成了感染。

人受到物的感染很容易出现无症状或者轻症状

吴尊友介绍,最近在一起疫情调查中发现,“零号病例”并不在报告诊断病例中,而是位已康复的病人。

“物传人”可能会引爆一起疫情,但“人传人”在流行扩散中发挥的作用最大。

通常情况下,人受到物的感染与人受到人的感染病毒量会不一样,很容易出现轻症状或者无症状。这样往往不会引起病人重视,不去就诊,很容易引起新的疫情。

绷紧冬季疫情防控之弦

近日,我国多地在对进口冷链食品例行抽检时发现部分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样本,个别地区出现疫情零散病例。21日,我省出台《进口冷链食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导则》,在全省范围内对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1月14日期间进口的冷链食品库存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同时,多地疾控中心发布最新疫情防控提醒公众,要绷紧防控弦,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主动报备,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注意冷冻(藏)食品安全。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严峻,病毒传播途径复杂;冬季气温偏低,病毒滋生活跃,冷链环节成为新冠病毒的潜伏地,一旦防控不力,极易引起新的疫情。再者,进入冬季,昼夜温差较大,感染呼吸道疾病呈多发之势,给疫情防控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严防严控,扎紧疫情防控的口子,斩断疫情传播的条链,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面对个别地区出现零散病例和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案例,各地第一时间发布通告或提示,对群众提出相应防控建议,并积极做好排查工作,反应迅速、措施得力。全面布控、精准防控,查漏洞、补短板,为的就是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全力守护人民健康。接下来,我们要牢牢绷紧冬季疫情防控这根弦,做严人的防范、做全物的防范、杜绝谣言滋生,多向发力,防控疫情。

只有做到严于律己,严格管人,人的防范,才能确保万无一失。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一些人逐渐放松了防范意识。在一些公众场合,摘下口罩的人多了,各种聚会也逐渐增多了。紧盯重点场合、重点人群,饭店、商场以及各种大型聚会场合,必须有严格的检测手续,将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举措落实到位。个人的防范要严,出门戴口罩,饭前饭后勤洗手,在公共场所尽量保持社交距离,严谨做好每个环节,养成防疫好习惯。

必须加强物的防范。要加大各类进口食品的检测力度,严把每一个环节的检测关。在口岸查验、交通运输、掏箱入库、批发零售以及销售市场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严格抽检,全面检测,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确保绝对安全。

当然,个别地区出现疫情零散病例实属正常,我们要放平心态。既不可草木皆兵,也不可掉以轻心。要及时公布疫情信息,防范谣言滋生泛滥。同时,要加强监管,对疫情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进行严惩,杜绝疫情谣言滋生。群众也要理性对待疫情防控出现的各种情况,不信谣、不传谣。

疫情防控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牢牢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严防严控,必须慎终如始,常抓不懈。

冬季疫情防控难在哪儿

面对严峻的国际疫情防控形势,“人、物”同防外防输入的重要性被中国官方及专家学者屡次提及。

天津市疾控中心近日对该市多例病例呼吸道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的结果显示,与当地此前一例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毒序列一致,该无症状感染者系滨海新区杨北物流园搬运工人,感染的病毒属于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因此,基本判定多起病例均与进口冷链食品相关。

实际上,因此前北京、大连、青岛疫情均曝出与冷链相关,有关部门早已逐步加强冷链环节的疫情防控。日前福建、湖北、甘肃、山东等多地又曝出从冷链环境中检出新冠病毒后,各地已纷纷加强从进货到消费终端的冷链食品防控。

然而,要做好“物传人”疫情防控,需要关注的还不仅仅是冷链。

上海市疾控中心23日透露,日前当地确诊的一例病例,与在安徽确诊的另一例病例同为上海浦东机场从事货物搬运的工友,两人曾于同一日共同进入并清理过一个来自北美地区返沪后的航空集装器。暴露时间到发病时间符合发病潜伏期,同时两例病例基因高度同源,与北美流行株高度相似,提示感染来源为境外输入。

“进入冬季以后,所有国际货运环境类似于夏天所说的冷链,冬季低温造成‘非冷链’趋于‘冷链’效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受访时指出,近期国际疫情严重,境外货品被污染风险大,且冬季气温低,病毒在物品表面存活时间会延长,接触这些物品感染风险随之增加。因此,进口非冷链货品也要按冷链标准管理,坚持货品采样检测、人员定期筛查。

冬季多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作为阻击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线,各地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门诊的布局也至关重要。

上海近日一例病例在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后确诊,该医院院感防控到位,后续排查和检测结果发布迅速,当地疫情防控和市民生活井然有序,一系列操作被网友称赞为淡定从容的“上海样本”。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日在多个场合强调,要跑到病毒前面,起跑速度一定要快,而起跑线就在各个城市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门诊。包括北京新发地、大连、上海浦东等地的多起疫情的首例都是在发热门诊发现。

“上海在今年上半年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扩大了上海市的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门诊的布局。”张文宏说,一个城市有网格化的发热门诊,建立了敏感的发热门诊体系,就能够及时找到第一次发病的病人。

针对未来中国疫情形势,官方近日多次指出,冬季将处于疫情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未来要强化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以及春节假期前后疫情防控。

张文宏在谈及“冬季多地现本土病例后的抗疫新态势”时表示,从防控效果来看目前的疫情都在可控范围,并未有连续性的社区二代病例发生。未来防疫挑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可能会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寻求最具成本效益比的抗疫策略。当前防疫策略的探索越多,未来全面控制疫情并且维持社会生产生活常态化的把握就越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taopano06999@163.com